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加快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引导重点地区、重点产品、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农产品追溯管理。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主办、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协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云上促进会暨业务线上培训班在京举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派员现场参会。
会上河北、山西等10个省厅就近年来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交流发言。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魏占勇表示,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今年河北省委1号文件提出“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追溯体系,全省农产品抽检总体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6月26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在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工作整改情况的报告》上批示:“依法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尽快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追溯机制,确保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万无一失。”据介绍,河北省“菜篮子”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四类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共计3.56万家,已实现农产品追溯的2.52万家,覆盖面达70.8%。
会上,山东滨州、江西赣州、四川成都、福建武夷山、辽宁兴城等5地市分别就韭菜、脐橙、生猪、茶叶、多宝鱼5大重点品种开展农产品追溯经验了典型发言。滨州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负责人曹忠新介绍,滨州在全市整建制试点推行韭菜专用二维码追溯捆扎带,让每一把韭菜有了“身份证”,真正实现了韭菜产品精准追溯监管。在零售市场上,使用捆扎带的韭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同类品种,产地批发价格同比每公斤提高0.8—1元,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滨州韭菜、优质安全”品牌已深入民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梳理了“十三五”期间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的进展:一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平台上已有注册生产经营主体18.6万家,监管机构3717家,检测机构1904家,执法机构2004家;优质安全规模化供应能力初步形成。二是配套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目前已出台6项配套制度,11项标准追溯技术标准。三是各地追溯模式在不断创新。有些地方积极探索“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将合格证打印与追溯平台数据库有效链接,“一码通用”,服务群众。追溯还在信用管理、项目挂钩、数字农业、金融保险等领域延伸,动力机制在不断完善。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作要推动做好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法制保障。将继续支持地方政府率先开展全域追溯,重点产品全程追溯试点。推动部省平台对接,提高国家追溯平台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市场化推广应用,发挥可追溯农产品在保障消费安全、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会议还安排了产销对接、网上研讨、专家论坛、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的操作等业务的线上培训。会议全程在线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8万人次观看了直播。